设计力是新营销时代的鱼雷艇 —— Paul Smith
2023.02

 

“人生处处皆灵感。”

                    ——Paul Smith

 

 

01

英式剪裁的“远大前程”

 

曾几何时,套装剪裁在世界范围内经历着全面衰退,而Paul Smith是个例外。面料与剪裁向后深挖,设计与造型向前潜进,Paul Smith用这样一套公式持续诠释时装剪裁的时代感。“剪裁并不是套装的代名词,用剪裁标准的布料与技法设计符合今日的‘工装’,这才是现代剪裁的真正含义。”

 

 

 

 

多年来,Paul Smith正是德鲁克“鞋匠经营”最好的脚注之一,与其不断追赶时下“最好卖”的设计、最有传播效率的“潮流”面孔,Paul Smith选择将这个问题抛向自己的客户,这个世界上究竟哪些人需要英式剪裁,他们又需要怎样的时代感呈现,透过不断挖掘用户的需求,以不变应万变,以英式剪裁为美学核心做精细化运营。

 

 

 

 

从Paul Smith的客户名单中,我们可一览这种需求背后的群像。他们大多注重细节,看重剪裁的可穿性胜过造型的“先声夺人”,他们崇尚经典,同时需要部分设计彰显内心的开拓精神,他们有David Bowie的摇滚叛逆,亦有Daniel Day-Lewis的优雅性感,Paul Smith的设计严谨地满足了这些需求,实现了某种萨维尔街与国际流行趋势的平衡感。

 

 

 

 

今时今日,街头设计之风趋近平稳,国际男装市场时尚剪裁经历着有机抬头,Paul Smith作为这一细分领域的先驱,亦将时尚剪裁的语言继续向前扩充,满足当代绅士对个性活力与历史文化厚重感之平衡新的诉求。

 

 

 

 

最新的23秋冬系列他将布料取材投向传承200多年的米兰手工染色技法,并结合当代防水面料等前沿科技面料;设计灵感库则扩展为从1870年代到1970年代的百年伦敦绅士画像,并融合21世纪欧洲街头的新自由主义风格。Paul Smith于是得到了这些传统染色技法独有的新奇颜色,而其贯穿历史的大融合式设计,也奉上了被传媒与时尚评论家们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呈现,无疑,Paul Smith在拥抱下一个“当代”需求的路上,平稳前行。

 

 

 

 

 

02

“John Galliano做不了我做的事”

 

“如果你要改装你祖母的菲亚特,出于尊重你不应该改动任何部分,你能做的只是稍作调整,让它现代一点。”英式Classic with a twist是Paul Smith之所以常青的源代码,也是他得以在跨界中游刃有余的理念基础。早在2000年Paul Smith就被授予爵士爵位,二十年之后,Paul Smith被授予名誉勋位,成为首个获封荣誉勋位的时装设计师。

 

 

 

 

Paul Smith毋庸置疑是英伦风格的代名词,他将英国绅士与英式幽默通过设计为媒介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色彩条纹的标志性符号启程,让英国剪裁得以在萨维尔街之外重获生机。衬里图案、异色袖口、异形纽扣等等这些看似早已成为套装版式的设计细节,确是从Paul Smith开启的设计革新。

 

 

 

 

而在联名中 ,Paul Smith特别侧重与英国品牌合璧,‍‍‍‍‍‍‍‍‍‍‍‍‍‍‍‍‍从顺调打造先锋mini成跨越几十年的经典车款,到逆调27色改装Land Rover诠释另类城市越野,甚至将英式早餐为概念为HP打造酱料,恰到好处的有机跨界实现的是现代英式生活方式在新时代更为广泛的全球传播,其深刻的文化意义已然超越了其在时尚舞台上的贡献绝对值。“John Galliano是一个天才,但是也许他做不了我做的事情。”Paul Smith说。

 

 

 

03

设计是布缎,策展是针线

 

 

苹果前首席设计官Jony Ive曾经回忆与Paul Smith的结缘,堪称“识人先识其设计”的经典轶事。当时他在Floral Street的店铺橱窗看到了Paul Smith将自己的作品iMac作为装饰陈列,“他可能对科技并不是很感兴趣,单纯是出于产品的设计和在文化上的内涵。”这对90年代彼时处在转折时刻的科技企业来说是某种神交时刻的激活,Jony亦是由此坚定了苹果在设计引领中前行的方向。
 

 

 

 

 

一个是依靠设计突破重围、起死回生的科技企业,一个是以策展打破传统零售模式的时尚品牌,二者以各自作品为“名片”的偶然巧遇也让我们洞悉这背后的时代必然性。设计力无疑是当代商业世界最有力量的传播武器之一,而引发这背后一系列的触点,则是Paul Smith开拓的策展式零售模式。这二者的组合将商业维度的交流上升至文化的孕育,用文化改写商业的发生场景。

 

 

 

 

巴黎辉煌一时的Colette和米兰持续火爆的10 Corso Como,两大改写了世界时尚零售景观的模板空间都确是从Paul Smith当年的“小店”陈列中汲取灵感,也在后来从时尚发展到其他消费行业,成为可被复制、打造现象级零售点的核心打法。而作为这一打法的鼻祖级人物,Paul Smith于今年将其带进了艺术领域,受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之邀,“全权”打造毕加索去世50周年特展。将呈上极具其个人风格的毕加索空间。

 

 

 

 

与大部分大牌设计师略显不同,很多圈外人都在伦敦西部的portobello market上看见过Paul Smith的身影,身体力行他“人生处处皆灵感”的设计格言,且大多时候都独自一人。Paul Smith说自己喜欢跟为他消费的客户时常保持接触,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哪个裤腿需要做一些调整。”或许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比别人更快洞悉时代的需求,而这与苹果的成功,毕加索的名垂千史,亦实现了某种跨越时空的神交时刻。创意为帆,设计为锚,文化为桨,洞悉洋流,继续缔造我们眼下的新消费时代。

 

 

 

 

 

04

Paul Smith联名时刻

 

 

 

 

SHARE